时间:2023-04-21 20:10:50 | 浏览:678
观察者网讯(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国产体育品牌迎来了一个华丽的“收获期”。
过去一年,疫情管控常态化、顶级体育赛事拉动、国潮热度持续攀升、国民健康运动意识加强,国产体育品牌也抓住机遇乘风而上。近日,李宁、361度、特步国际、安踏体育等国产体育头部品牌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总体来看,营收、净利润普遍大涨,业绩靓丽。
其中,安踏去年营收493.3亿,在国内市场超越阿迪达斯中国,逼近耐克,终结“双超”格局。特步营收首度破百亿,李宁和361度也均高速增长。
“增长”这个关键词之外,发力电商和渠道转型也是国产体育品牌过去一年的重点。展望2022年,疫情再度严峻、消费相对低迷的情形下,国产体育品牌要想在高基数下维持高增长,仍需修炼“内功”。
安踏称2022年超越耐克,特步首破百亿
综合各家财报来看,安踏营收规模超越阿迪达斯中国,特步首次破百亿,四品牌净利润和毛利率均高增长为主要亮点。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1年,安踏营收493亿同比增长38.9%,李宁不及其一半但增速较快,营收为225.72亿元,同比增长56%,特步营收迈过百亿大关达100.13亿元,同比增长22.5%,361度实现营收59.33亿元,同比增长15.7%。
四品牌的净利润高速增长。安踏去年同比增长49.60%至77.2亿元,李宁增长136.15%至40.11亿元,特步和361度的净利分别增长77.1%和45.0%至9.08亿和6.02亿。
其中,安踏营收已经连续八年增长。连续10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收入第一的同时,安踏也完成对阿迪达斯中国的超越,与耐克也仅一步之遥。数据显示,2021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约为343.4亿元,耐克则为510.2亿元。
图源:安踏财报
安踏在财报中称,公司与两家国际巨头中国全资公司的同期收入相比,约等于阿迪达斯中国的1.44倍,耐克中国的97%。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速对比,将在2022年完成对耐克的超越。
而如果安踏的增速符合预期,安踏在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将升至第1位,终结“双超”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长达17年的垄断地位。
分品牌看,安踏主品牌增速最快,同比增长52.5%至240.1亿元,FILA同比增长25.1%至218.2亿元,迪桑特和KOLON等其他品牌营收同比上升51.1%到34.9亿元。
虽然营收不及安踏一半,但李宁各项数据增速均高于安踏。财报数据显示,李宁收入达225.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6.1%。毛利较2020年的70.94亿元上升68.7%至119.69亿元。净利润达40.11亿元,大幅增长136%。
在四家头部品牌中,李宁是唯一一家奉行“单品牌”的公司,战略侧重点放在渠道和品类上。从产品品类来看,李宁在2021年鞋类、服装和器材配件三大品类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均实现超过40%的增长。
特步则在2021年首次实现营收突破百亿关口,相较于2017年的51.13亿元翻倍,且创近五年新高。相较其他品牌,特步相对专注跑步细分领域,跑鞋是其多个品牌的核心产品。
但在特步“多品牌”战略中,除了主品牌市场认知度较高外,定位专业运动的迈乐和索康尼、潮流运动的盖世威和帕拉丁消费者感知度并不高,虽然这两大分部收入增速较高,但财报也称其规模“微不足道”。
361度与同为二线起步的特步则似乎拉开差距,选择避开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转战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财报显示,到去年年底,361度有5270间品牌核心门店,按区域划分,约77.19%位于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而一线城市的门店占比仅为4.63%,西北部地区成为其门店选择的核心区域。
兴业证券指出,目前,361度的价格带与其他头部运动鞋服品牌相比,形成错位竞争。361度价格带性价比更高,并有望增加其在下沉市场的份额占比。
发力电商业务,渠道转型提升店效
从四家公司财报透露的行业趋势来看,发力电商业务和渠道转型升级为共通之处。
2021年安踏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收入贡献占比达29%。2021年“双11”,安踏集团旗下品牌总成交超46.5亿元,同比增长61%,天猫总成交额位居行业第一。
特许经销商渠道仍是李宁总收入中占比仍然最高,但电商渠道收入快速增长。李宁在财报中表示,通过聚焦大数据分析,借助直播平台和消费者圈层,报告期内带来了58.4%的收入增长,具体做法包括在小红书和得物等平台进行“开箱+穿搭推荐”提升对女性消费者的渗透度等。
同样瞄准社交媒体平台的还有特步和361度。特步称,疫情加速消费者行为的数字化转移,其赞助的马拉松因疫情取消后,特步就将市场推广和销售资源迅速投入到小红书和抖音,并充分利用直播电商,带动去年电商业务占特步主品牌收入超过30%。
361度财报则表示,电商和线下渠道销售产品形成差异化,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线上渠道主要承载高溢价产品、爆款联名产品,以及清理部分库存产品的需求。
四大体育品牌财报中披露的另一趋势是渠道转型。具体则表现在改善渠道结构,增加自营店铺,同时完成门店升级,追求更大面积、地段更好、更年轻化的门店形象。
2021年,安踏继续推行DTC(直面消费者)战略,到去年年底,安踏9403家门店中约6000家为混合运营模式,其中52%由安踏直营,48%由加盟商按安踏标准运营。安踏称,过去一年安踏进一步优化DTC模式的管理效率,门店店效、产品效率和盈利等方面均有提升。财报显示,DTC模式为安踏分部带来35.6%的收入,同比增幅达485%,而传统批发及其他模式收入占比则从此前的近六成下降至三成。
图源:安踏财报
渠道转型一直是李宁近几年的重点战略。财报称,过去一年,李宁聚焦购物中心大店,推行升级的八代形象店,同时清理六代等老旧形象店铺,截至年底,八代形象店的占比超过40%,
不过,目前李宁的直营门店和特许经销商渠道门店之间的数量差距仍然较大,7137家门店中,直营门店仅占16%,总体的店效控制效果还有待观察。
此外,特步提及在进行门店形象升级,推行大面积、年轻化、多产品的九代店,提升店效和品牌力,361度也表示鼓励分销商和授权零售商关闭较小门店,在百货商场开设更大面积门店,优化渠道结构。到去年年底,361度的第九代形象门店数1486间,占总门店数的28.2%。
高营销低研发,消费疲软如何面对?
回望2021年国产体育品牌的表现,行业和调研机构均对其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认为行业已经走过“春耕夏种”,迎来了一轮收获期。
但这轮收获更多来自民族自信心增长、国潮热度持续升高、体育赛事密集举办、新疆棉花事件等带来的外部刺激,来自品牌内部的动力仍稍显不足。
综合各家财报,其广告和营销开支和研发开支一高一低。安踏去年的广告及宣传成本同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12.4%,而其研发成本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则从2.5%下降至2.3%,二者的对比显示投入资金的倾斜。
在四家头部品牌中,低水平的研发成本是其“通病”,占总营收的比例多年停留在2%上下,不超过5%,对比耐克、阿迪达斯等研发费用占总收入10%左右的水平仍有差距。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曾向财新表示,国产体育品牌赚惯了“快钱”,很难再去赚“慢钱”。他提出,体育品牌的短期暴利和长期利益很难权衡,但企业须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真金白银砸下去。
行业共同面临的还有疫情形势再度严峻以及消费的疲软。
安踏2021年下半年的财报数据已经显示出消费疲软的征兆。安踏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6.1%,而下半年则降至49.7%,类似地,迪桑特和KOLON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增速为90.1%和32.7%,而FILA品牌的增速则分别为51.4%和6.8%,对比鲜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与上半年1-2月超30%的增速差距更是巨大,受疫情影响,12月份的增速甚至降至1.7%。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上述国产体育品牌在财报中也提及消费低迷和疫情的影响。安踏在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中表示,运动鞋服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为明显,社会零售市场环境较为疲弱,若经济周期持续波动导致下游消费者需求不振,可能会对经营形成不利冲击。
多家证券机构研报也提示,疫情加重影响居民消费,消费环境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3月以来,多地疫情形势再度严峻,这种不明朗态势下,国产体育品牌要想在高基数下维持高增长,仍需修炼“内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观察者网讯(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国产体育品牌迎来了一个华丽的“收获期”。 过去一年,疫情管控常态化、顶级体育赛事拉动、国潮热度持续攀升、国民健康运动意识加强,国产体育品牌也抓住机遇乘风而上。近日,李宁、361度、特步国际、安踏体育等国产
界面新闻记者 | 覃思悦 顾乐晓界面新闻编辑 | 石一瑛2023年3月中旬开始,港股上市的四大国产运动品牌陆续进入“年报季”。3月16日午间,361°率先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以69.61亿元的营收,继续打破历史营收纪录,同比增长17.3
记者 | 乔启迪编辑 | 石一瑛2022年3月中下旬,国产运动品牌陆续公布2021年全年财报,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以接近六成的涨幅,带动国产运动品牌,奔向营收千亿大关。3月18日,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布年报,集团年营收首次突破两百亿,达人民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丁峰)如果问,谁是国产运动品牌“一哥”?从年岁上讲,那就是成立于1990年的李宁。但这并非科学的量化指标。品牌受欢迎度看营收,营收是消费者真金白银买出来的,所以从营收角度衡量,谁是国产运动品牌“一哥”?如果时间回
伴随着从国潮的诞生到占领大部分市场,许多的运动品牌都迎来了“第二春”,国产运动品牌已成了“潮流”的代名词。尤其在今年,前有新疆棉事件让李宁脱颖而出,后有安踏在东京奥运会的精彩亮相,还有鸿星尔克的大额捐款爆红网络,无一不说明国产运动品牌的强势
当有人谈论到国产运动鞋时,你会想到什么?“廉价、抄袭、难看”?其实不然,国产运动鞋近几年是越做越好,在巴黎和纽约时装周上刷足社交网络的李宁悟道。代表中国球鞋文化的韦德之道让老外也要排队抢的安踏KT3 Rocco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已经走上自主
2021年以来,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Euromonitor数据,耐克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25.6%下降至2021年的25.2%;阿迪达斯中国由17.4%下降至14.8%。国产运动品牌迎来行业新机遇,安踏的市
作者:Amy大雯普通人看营销,高阶玩家看趋势。对于运动户外行业,头部效应明显,耐克、阿迪、安踏、李宁、Deckers、特步,基本占据了国内运动户外的金字塔顶端,更容易通过分析它们看清行业大趋势。消费者更重视什么?疫情后如何刺激消费?如何找准
要说服装行业中的最强细分赛道之一,运动服饰的增速快如其名。从北京冬奥会谷爱凌掀起一番冰雪运动热潮到现在疫情期间居家健身操成为“刘畊宏女孩”,运动服饰也更加收到消费者的青睐。从各品牌2021年度财报来看,在大中华区中Nike、Adidas、安
红周刊丨李洪力国产运动品牌“双雄”正面临成长性难题,库存高压让两者急需新途径化解。虽然高端化与国际化一直是两者共同目标,但血液中的大众化品牌基因让它们在短期还很难改变。近日,国产运动品牌“双雄”安踏体育(02020.HK)和李宁(02331
图/视觉中国文 | 《财经》记者 辛晓彤编辑 | 余乐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安踏和李宁的2021年业绩依旧超出市场预期。3月22日午间,安踏集团(02020.HK)公布了2021财年年报。截至12月31日,集团收入增长38.9%至493.3亿
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魏官红这几年,国货崛起的热度不减。2018年,中国李宁的原创设计让穿着类国潮兴起,2020年,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国货美妆登陆美股,再掀国货风潮。2021年3月,“新疆棉花”事件让国货运动品牌迅速“上位”,掀起运动鞋
懒熊体育和领库排行榜联合发布了各个运动品牌4月的KCI指数排行榜。以下是榜单的具体情况: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注:上表中的KCI代表微信自媒体影响力指数,是领库平台用来评估微信自媒体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者通过观察
2021年以来,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Euromonitor数据,耐克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25.6%下降至2021年的25.2%;阿迪达斯中国由17.4%下降至14.8%。国产运动品牌迎来行业新机遇,安踏的市
懒熊体育和领库排行榜联合发布了各个运动品牌10月的KCI指数排行榜。以下是榜单的具体情况: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注:上表中的KCI代表微信自媒体影响力指数,是领库平台用来评估微信自媒体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者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