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21:00:13 | 浏览:4951
李宁近日因新品发布时装秀上展示的最新服装设计受到争议。
10月19日,李宁中国在官微发布声明,对“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设计及造型表示歉意,并表示争议产品飞行帽设计源自中国古代头盔。
一开始,李宁的这款新品服装设计,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自媒体账号中出现争议。有网友从宣传图上发现,其中一组新品棉服从样式到颜色均与侵华日军形象颇为相似。还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贴出了对比图,称其从配色到帽子的设计,简直就是翻版。更多网友表示感受到不适。
梳理了这组棉服的组成形式,其在网上的颜色是绿色,有网友提出,特别是那个帽子的设计,简直就是“屁帘帽”的翻版。李宁给出的文案还特别提及,“左袖臂上的造型口袋设计,上缝独特榫卯标识,再结合左胸口的硅胶飞机章仔,古今飞行器的呼应,展现飞行器的进化和进步”。

但是,实际上引发新一轮舆情海啸的因素,是疑似李宁高管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回复。一个备注为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某的朋友圈文案表示,“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并加上了“笠型盔”的话题。
李宁集团执行董事李麒麟,则在微博分享了几张图片。里面有雷锋,有保尔柯察金,也有明代盔甲复原图。
这个服装设计到底是不是和日本的军服相似,在这里,我们并不作过多解读。而对于这些属于李宁的“非官方”回复,倒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这种在朋友圈的回复,不管是真是假,都很容易被人用来反驳和质疑的证据。比如,在朋友圈添加的好友,你不知道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居心,而如果那张疑似李宁电商总经理朋友圈文案的回复是真的,那么他说这话的潜台词是,是消费者错了,是网友没文化,没有读懂或者没有那个鉴赏水平,欣赏我们的设计。
这种语言背后,虽然可能是基于一个产品维护和企业专业解读的逻辑,但是在节骨眼上,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在一种上帝视角的“教育”,即,大家会觉得,李宁是不是飘了?难道消费者对于第一印象看上去的产品,给出差评或者提出自己的质疑意见都不行了吗?
第二,众多李宁的“非官方回复”,也陷入了一个舆情应对的泥淖和时间空窗期。比如,其实在当天下午和晚上,李宁新品所引发的争议,就已经从专业圈子,蔓延到了普通消费者中,很多人身边哪怕是不关心运动品牌的人,可能都看到了类似的内容。但是,作为一家企业,在某个圈子想要引导舆论或许还行,但是如果想用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全民或者全体网民的意见,恐怕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的误区就在于,李宁新品不管有没有问题,它引起了争议,这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可以直接选择忽略的情形,就好比,在这种时候,一味地保持沉默或者激烈反击,都是一种不正常的“公关”应对方案。
消费者是有给出差评的权利的,也有资格对一件产品,给出自己建立在第一印象上的建议,哪怕这个建议在当时可能不完善、有瑕疵或者不正确,但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消费者哪怕“冤枉”了企业,本身是一种自我纠偏的过程。
很简单一个道理,你如果把那张带着绿帽和整体的棉服照片,拿给十个消费者看,恐怕有八个都会认为,难道这不是某某电视剧里的军服吗?为什么一个棉服要设计成这样?
这是一种来自于不同环境和文化知识水平的第一印象的发表,即,它对于新生事物的理解和建构,是有一个过程的。李宁的衣服设计,可能会有它坚持的审美标准和设计意味在里面,但是,这个审美能够得到推广的前提,是受到市场和大众的认可,就好比,一个新产品的推广,除非是一个小众圈子里的内部表达,如果是公开的发布会,那么就必须做好被大家解读甚至是“误读”的准备。

再回过头来李宁如今的声明。它说,近日,网络上出现对于“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的讨论,李宁公司对此高度关注。此次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了困惑和疑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声明称,本次“逐梦行”秀款产品的设计以“飞行”为主题,从飞行员装备中汲取灵感,展现人类不断探索天空的梦想。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产品以多种颜色、款式进行呈现,兼具防风保暖等专业功能,以适应更多户外穿着场景。
即便现在声明是在对之前引发的争议,进行一个官方回应,但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形象受损和产品遭到质疑是毋庸置疑的,舆论最致命的地方就在于,有时它可以把某件事某个人捧上神坛,有时也可以迅速将其推向深渊。而现在,李宁所面临的的情况就是如此。
估计,在短时间内,消费者在购买李宁的产品或者进入李宁门店时,都会有所犹豫,即便李宁已在尽最大可能挽回自己在这场风波当中的形象,但实际情况就是,一次舆论危机的出现,一旦处于一个不利状态,那么事后就要用更多的危机公关来填补缺口,而这样的成本,不仅体现在金钱方面,一个品牌的树立,以及整体产品的认知度,都会遭受影响。
李宁或许还是那个李宁,但如今的消费者,却不再是当初任人宰割或者没有自主权的消费者。一些企业或者商家,如果在出现危机之后,想要用教育消费者的方式,去正面地与舆论硬碰硬,恐怕会吃力不讨好吧。
当然,也希望在声明之后,企业能够继续生产有良心、有质量的产品,而消费者也会适当地给予原谅,这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撰文/ 李丹 赵子坤编辑/ 陈芳《李宁惊梦》中曾披露过一个细节:彼时还未重回公司管理层的李宁破例参加了一次高层会议。会上,李宁本人不禁问:为什么晋江品牌两三年就能追上我们?李宁口中的晋江品牌,指的是福建晋江人丁世忠创立的安踏。这家起家于外贸
很多时候这个社会很有意思,那就是资本靠老百姓发家致富之后,他们就会忘了自己的出身甚至是身份!今天我们结合海天酱油以及李宁最近的争议,和大家聊一下如今的一些社会现状。其实无论是海天也好,还是李宁也好,多数观众对于这些属于国货之星的品牌都是抱着
针对新品设计引发争议事件,10月19日,李宁现身回应称:“此次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了困惑和疑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不算及时的回应没有挽回风波对李宁造成的影响,李宁已经连续多日股价下跌。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传统
摘要:最近,李宁的日子不好过。本来靠着“国货之光”的光环,李宁一路高歌猛进,不成想这次却被反噬,扣上了“辱华”的帽子。“国货之光”李宁,到底冤不冤?作者| 凌凌柒编辑| 沐玲前不久的新品发布会上,李宁发布了一款新品冬装,军绿色系,神似日本兵
文/小何社会论(本文原创 禁止抄袭)标题:李宁深陷舆论风波,服装翻车被指“大佐风”,市值蒸发200亿李宁曾被称为国牌一哥,其产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反响颇高,可以说是中国运动品牌的标杆。但就在最近,这个行业老大哥却深陷舆论风波,起因竟是9
导语:“我拿李宁当国货,李宁拿我当大佐?”出品丨数科社作者丨林木一场非议将运动品牌李宁推至了民族情绪的对立面。事出缘于李宁9月举办的“逐梦行”机场大秀,走秀中一款军绿色服装和帽子被网友质疑神似日军军服。随着近日社交媒体上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网
文:十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正式穿着中国品牌“李宁”登上领奖台,这是“李宁”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2018年,李宁和国内其他三大服装品牌一起登上了2018秋冬纽约时装周,让国人对李宁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刷新了国际市场
加我文丨难得君大家好,我是难得君。最近,李宁品牌又摊上大事了。李宁也算是老牌子了,是以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李宁的姓名,命名创立的运动品牌。运动品牌涉足广泛,从生产运动服装、运动鞋到生产篮球、足球等。起因是这样的,李宁2022秋冬
李宁新款冬装惹众怒那事情,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我一直不觉得李宁是所谓的“精日”品牌,原因很简单:它没有任何动机这样做。最近几年,李宁一直主打的就是中国风,甚至商场里的店铺logo都特意加上了“中国”两个字,去年新疆棉事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热度的提升,运动时尚风潮的兴起,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增速近年来持续提升,本土运动品牌在这几年成长强劲。8月,上市公司进入到中期业绩披露高峰期。被称为国内运动服饰“三驾马车”的安踏、李宁与特步,三家行业巨头净利润均保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