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17:54:45 | 浏览:255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 | 螳螂观察
文 | 叶小安
运动鞋服市场从不缺乏新故事,更不缺乏后来者居上的故事。
安踏、李宁作为晋江系企业当中的后辈,早已成功超越特步、鸿星尔克等先辈们,稳坐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这几年内,安踏与李宁更是不断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前者成功登上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的宝座。
但特步并不屈服。去年,特步全年营收首破百亿元,成为继安踏、李宁之后第三个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国产体育运动品牌;今年上半年,营收也达到56.84亿元,同比增长37.5%。同时,公司去年底宣布的“五五规划”中,计划到2025年,公司营收规模将达到240亿元。
前一阵,特步与七匹狼联姻的消息也好不热闹,不仅登上微博热搜,业内人士分析,“两家联姻,双方将拥有更强的议价权,降低成本,行业竞争格局或将发生转变。”
另一边,特步还试图跨界进军咖啡市场,打开新业务增长点。天眼查数据显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正在申请3个“特咖啡”商标和3个“XTEP COFFEE”商标。
从内部战略与外部等联姻事情来看,特步并不甘心做落后者。只是,重回第一梯队的愿望,能实现吗?
跑进“百亿俱乐部”
却还差了“7个”李宁
去年,特步营收首次创下百亿的记录,让不少人为之振奋。而在公司“五五规划”的推动下,其营收规模进一步朝着240亿元的目标靠近。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特步营收达到56.84 亿元,同比增长37.5%;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38.4%。按照趋势来看,公司今年的营收规模也能稳住百亿门槛。
而特步能重新站上行业第三位置,靠的是“专精”的模式。
2007年,耐克们霸占国内主要的专业运动行业的时刻,特步为了差异化竞争,公司调整业务线开始全面布局跑鞋的领域;2012年成立“特跑族”,也成为了如今国内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品牌跑团之一。
特步至此也成为了跑鞋市场内引领者。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特步在内地拥有30家跑步俱乐部,特跑族会员超130万,远超同业布局该领域的玩家。
如今的特步还在不断加大跑鞋领域的投入,竞争力也逐步加强。2022年9月,特步宣布将以“世界级中国跑鞋”全新品牌战略定位面向全球市场。未来10年,公司将投入50亿元助力中国路跑事业,包括产品研发创新、赛事及运动员支持等。
但在风云莫测的运动鞋服市场内,专门靠一双跑鞋发展的道路往往受局限更加艰难,而特步的天花板也正不断逼近。
首先,是市值与营收的天花板。在多元化布局的安踏、李宁面前,特步虽为行业老三,市值却远不及前者。
据「螳螂观察」了解,目前安踏总市值达到2366亿港元,李宁为1669亿港元,特步仅为237亿港元。换算来看,特步市值大约只是李宁的1/7,安踏的1/10。
这是由于单品类的策略很难创下更广的效益,谁都知道单腿跑步的人,没有双腿跑得快。
其次,是跑鞋市场的天花板,专注一条赛道发展的路线固然好,但也很容易圈养住企业自身的发展。
据艾瑞咨询数据及东吴证券的测算,我国的核心跑者和大众跑者合计规模早在2019年就达到了4亿人,跑鞋市场规模在2020年也达到了1750亿元左右,如今在国潮热多种趋势推动下,跑鞋市场进一步扩大。
跑鞋市场潜力虽大,但放眼整个运动鞋服行业,好比篮球、综训和运动生活等各种鞋履品类,跑鞋市场的潜力还是被局限了。再者专业跑鞋又进一步缩小了能触达的消费者圈层。而即便是特步本身在跑鞋领域有领头者的优势,但也未能垄断该市场。
在今年上半年,特步营收达到了56.84亿元,但要想完成年营收240亿元的目标,特步也知道不止是要做精,更要把盘口做大。
早在2017年,特步就再次战略转型,并在2019年开展全球多品牌战略,相继收购了索康尼、迈乐、盖世威、帕拉丁等四个国际品牌。
多品牌、国际化策略确实为特步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时尚运动分部,盖世威与帕拉丁两品牌在上半年收入为6.3亿元,同比增长36.3%,在集团收入中的占比仅达11.1%,但特步主品牌收入占比依旧高达86.2%。
但反观安踏收购的FILA,早已成为集团的左膀右臂。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FILA实现营收107.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1.5%,仅次于安踏主品牌的51.5%。
由此可见,特步的未来不止是跑鞋,它还需要挖掘出更多潜力业务用来支撑起250亿年营收的目标。只是特步又该克服什么困难,才能追平与安踏、李宁之间的距离?
能打破“千年老三”的魔咒?
按照市值与营收来看,目前特步的处境正处于:远追不上安踏与李宁,但又超越贵人鸟、鸿星尔克等一大截,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而不论处于尴尬期,还是瓶颈期的企业,最难的是突破自身。
实际上,特步正不断努力突破自身瓶颈,只是,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一)在主营业务上,牢守跑鞋“阵地”,但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拿产品来看,特步的260竞速跑鞋、160X碳板跑鞋均有很好的反响,其中160X系列还进入了世界田径协会最新认证的参赛碳板跑鞋榜单。这样看来,目前特步还在通过田径赛事、新品研发等动作来加强跑鞋业务的竞争力。只是光靠这类动作还不足,研发投入还得及时跟进。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特步研发费用率为1.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不增反降。
对企业而言,核心业务是企业扎稳脚跟最重要的一步。特步在跑鞋市场是有竞争优势,且拿下许多销量榜单,但也不能忽视研发重要性,加大研发投入,才是其牢守跑鞋阵地之本。
(二)新业务上,多元化矩阵“出奇”,如何扩大市场成重点。目前来看,特步走向了多品牌化的策略,并小有成就。今年上半年,特步时尚运动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36.3%,占比11.1%;专业运动营收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06.4%,占比为2.7%。其中,索康尼的收入上半年实现翻倍,618购物节期间,索康尼的线上销售额增幅达135%。
但对比安踏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的步伐,李宁做“国潮”的冲劲,特步在新业务及战略上的投入显然是不足的。
由此如何扩大新品牌市场是特步首要思考的问题,好比定位时尚运动的盖世威、帕拉丁两大品牌,业绩增幅大,但在国内外知名度还不足。其实这可以借助名人营销效益,请当红明星代言造势,或者结合国潮等元素跨界做联名款,来打开市场的销量。方式有许多,特步只有敢于投入更多,新业务终究会有成为第二增长业务的一天。
(三)人有多大胆,路子有多宽,战术上看齐行业“频道”。现今的鞋服市场,胆子大的企业才有肉吃,看目前特步推广策略,如今依旧在在强调跑步属性,比如赞助多少马拉松赛事,多少运动员穿自己的跑鞋得到名次等,新业务上投入动作较少。
反观同为时尚运动品牌的FILA,在被安踏收购后不断与各大时尚名牌跨界联名,代言人也是当红明星,马思纯、黄景瑜、高圆圆等,这迅速帮助FILA破圈,成为唯一四次登上米兰时装周的时尚运动品牌。
营销策略若是跟不上,新品牌的名声与销量难谈成绩。由此接下来,特步不妨真正“狼”起来,在鞋服江湖“大胆一点争肉吃”,才可能更进一大步,摆脱目前不上不下的处境,与李宁争个第二。就如同被网友调侃特步与七匹狼两家联姻一样,“特步,狼一般的感觉,二代们也将挑起大旗。”
参考资料:
《“问诊”特步:如何在安踏李宁的夹缝中求生》锦缎
《对话丁水波:百亿特步,十年竞逐》国际金融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8月23日,特步国际(1368.HK)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特步国际上半年收入达56.84亿元,同比增长37.5%;经营利润实现9.22亿元,同比增长34.8%;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5.90亿元,同比增长38.4%。整体上看,
李宁近日因新品发布时装秀上展示的最新服装设计受到争议。10月19日,李宁中国在官微发布声明,对“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设计及造型表示歉意,并表示争议产品飞行帽设计源自中国古代头盔。一开始,李宁的这款新品服装设计,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自媒体账号
记者/ 方文宇 编辑/ 陈晓平李宁的扩张动力,依然强劲。8月12日早间,李宁公司披露,1-6月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率、毛利率有所下滑,业绩表现仍超市场预期。至12日收盘,李宁股
文/ 陈晓平 编辑/ 钟黛8月13日,李宁公司公布中期业绩。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101.97亿元,破百亿第一次只用了6个月,同比大幅上升65.0%。1-6月,净利润为19.62亿元,同比上升187.2%;净利润率达到19.2%。形势
#头条创作挑战赛#李宁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国货品牌,这一波真正摊上大事了!然而,摊上事的李宁,当下的一系列操作,却更显迷惑,既不下架,又不澄清,又不道歉……李宁秋冬新品服饰李宁是已经狂到无视舆论的导向,无视国人的关切了吗?还是说,作为一个中国
【财华社讯】李宁(02331.HK)截至11:52上涨3%,现报61.75港元,涨1.8港元。成交551万股,涉资3.329亿元。(出处:财华港股智能写手)本文源自财华网
【财华社讯】李宁(02331.HK)截至10:36下跌4.05%,现报59.3港元,跌2.5港元。成交184万股,涉资1.105亿元。(出处:财华港股智能写手)本文源自财华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热度的提升,运动时尚风潮的兴起,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增速近年来持续提升,本土运动品牌在这几年成长强劲。8月,上市公司进入到中期业绩披露高峰期。被称为国内运动服饰“三驾马车”的安踏、李宁与特步,三家行业巨头净利润均保持20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3月24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体育”)发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安踏体育总营收达355.12亿元,同比增长4.7%;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1.62亿元,同比减少3.4%;毛利为206.51
记者 | 陈菲遐做空机构针对安踏体育(02020.HK)的第三次做空,恐怕又要以失败告终了。7月8日,做空机构浑水发布了对安踏体育的做空报告,表示其做空安踏是因为对其财务报告以及与分销商关系的担忧。受此影响,安踏体育昨日午后申请停牌。停牌